運動催眠
運動催眠
99% 的人做運動時容易放棄
1% 的人做運動越做越成功,不斷突破自己
當我們在Youtube觀看一些傑山運動員比賽時,只要細心一點觀看,就會發現他們有一種特別集中的精神狀態,以導至他們在比賽中的關鍵時刻,能發揮出超乎常人的耐力、爆炸力、準確性等等,讓他們於分秒間取勝!
我比較喜歡看NBA,每當最後1-2秒,籃球交到去一些球星的手中,例如:Michael Jordan、Kobe Bryant、Lebron James、Stephen Curry,他們就能洗出絶殺,一擊取勝!當然,他們在平常練習花了很多苦功!而為何,每個球員每個星期都有168小時,而球能取勝?
有人話,球星有的是心態!無錯,每個球星或者成功的運動員,他們都有一種堅持成功的心態!好像Kobe Bryant出席奧運比賽時,大清早就起床練習,別人起床時,他已練了一課。可惜,香港的朋友們,你的睡床或者藉口,一早已阻礙你成為傑出運動員!
假如你已經有良好的心態,運動上又有了一點點成就,想更上一層樓,還欠甚麼呢?為何你不能是Stephen Curry,身型雖然比較小,卻能帶領勇士球隊贏總冠軍,甚至打跛公牛的72場勝的瘋狂紀錄?
有一種特別的精神力量,來自傑出運動員的內心訓練,讓他們超脫了外在身體的限制,一步步突破自己。這種訓練,不能一步登天,需要慢慢地練習,而卻帶來驚人的成果!當Stephen Curry在2016突破年度得分400分以上時,我身為催眠師及NLP高級教練,我發現他在2016年的精神狀態有些特別:[highlight type="light"]他很放鬆,但很有力量[/highlight] !考考大家,這種狀態,可以用每天拍籃球射籃球的練習來練成嗎?
這種放鬆而有力量的表現,需要大量的腦內訓練,而且必須要純淨而正面。如果滴了一滴糞便的清水,還是清水嗎?無錯,答案是否定的,我們一定不會認為這是清水。[highlight type="light"]運動員往往需要挑戰極限,他們的腦海必須清空,沒有雜念,然後注入「有養份的清水」,才能「補充體力」![/highlight]而這種腦內清空重注的過程,可以用催眠技術來執行。以下是一些簡述:
首先,運動員必須由頭到腳放鬆身體 然後將腦海的「東西」放低,想像自己身處一個舒適稱心的環境 再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,進行腦內練習 模擬自己比賽,享受每個過程及細節,最後勝出!當然,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到做到的,只要你試做30分鐘,你就會明白,保持放鬆無雜念的狀態並不簡單。這種腦內訓練需要慢慢的體會及練習,找緊那種「輕鬆而有力量的感覺」。
最後,勝敗不要看得太重,無必要的壓力就像大石一樣,只會將一個人壓到!腦內世界變化萬千,你大可以將大石,變成氫氣球,帶你飛得更高更遠!
以下是一些真實案例,給各位運動員參考,讓大家繼續突破自己:
奧運奪金 大陸催眠師細說秘辛
2004年雅典奧運,大陸隊奪下32面金牌,面對鎂光燈的聚焦和萬千掌聲的喝采,每一位奪金選手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專業支持。
其中舉重選手唐功紅如何經過運動心理師的激勵,最後激出令人意外的潛力,我們有深入的報導。
2004 年奧運開賽前,大陸公開宣稱有信心奪下25到30面的金牌,奧運結束,大陸取得32面金牌成績超乎預期,不但驗證了大陸隊實力的基本面,更驗收了信心面的努力成效。
大陸運動心理研究員丁雪琴:「集中全力,想好,衝擊一個最大的重量,站到紅鈴的後邊,準備好抓住紅鈴,起!你看你這個,最後一次多好。」
這是大陸國家體育總局科研班,從事運動心理研究達25年之久的丁雪琴,為今年奧運62公斤級的舉重選手石志勇,進行賽前催眠實況。完成信心的建立後,石志勇果然奪得金牌。
這樣的催眠成效,在事先並不被看好的舉重選手唐功紅身上更是顯著。
據指出,唐功紅比賽前出現信心不足的狀態,而事先充分掌握選手情緒的丁雪琴,立即為唐功紅設計一套激勵信心的催眠。
大陸運動心理研究員丁雪琴:「就是用視覺效應,給她把她以前成功比賽彩色圖片打印出來,底下配上激勵性的詞語。
包括『泰山我也能舉起』、『紅紅好樣的』、『我是世界最好的』。 」
泰山我也能舉起!就是這樣的催眠,激出了唐功紅自已都不敢相信的潛力,還有各界的激賞。
射擊隊飛雅典心理輔導師隨行林怡君快樂出征
中國時報 運動天地 1993.08.02
李惠真╱台北報導
奧運射擊代表隊與奧運先遣部隊,昨晚出征雅典。
很有希望為我國摘下雅典奧運首面金牌的林怡君,不僅帶著快樂心情出航,為她排除惱人壓力的心理輔導師徐明與林媽媽也陪同前往。
林怡君說,徐明可以安定她的心情,摘金那一刻,則希望媽媽能夠與她一起分享喜悅。
繼女壘隊後,被列為奪牌重點的射擊隊也在昨晚出發雅典。經徐明心理輔導,順利解決失眠問題的林怡君。
為求以最穩定心情參加8月1 8日登場的奧運女子射擊雙不定向飛靶比賽,除懇求已多年未陪她一起出國比賽的媽媽同行外,也拜託徐明一起前往雅典。
國內知名催眠大師徐明表示,雅典奧運期間,他會天天為林怡君進行心理諮商,直到到比賽結束為止。
經過2個多月諮商後,林怡君已逐漸想起過去比賽的美好感覺,人也愈來愈自信,他希望此趟雅典之行,能對林怡君摘金有所助益。
林怡君透露,射擊比賽大都在偏僻地區舉行,媽媽陪她出國比賽幾次後就不願再前往,由於她很期待在雅典奧運奪牌甚至摘金時,媽媽能夠第一時間分享榮耀。
因此特別跟媽媽撒嬌,要媽媽同行。
至於林媽媽說,雅典選手村飲食還算不錯,從前總會帶電鍋、白米陪林怡君出國的她,這回並無特殊準備。
包括體委會競技處、中華奧會國際組及國訓中心訓練組等5位工作人員所組成的先遣部隊,也於昨晚出發。
先遣部隊除打點選手村住宿及代表隊訓練場地等事宜外,也將了解雅典當地全天候氣溫,提供代表隊教練與選手參考。
“金金”計較 林怡君靠催眠減壓
中國時報運動天地1993.07.31李惠真
由於奪牌壓力過大,林怡君曾經一靠近靶場就想吐,好長一段時間夜夜失眠。
在體委會競技處長彭台臨引薦下,林怡君接受國內知名催眠大師徐明治療,開發心理潛能。 2個月下來,林怡君不僅壓力全消,人也充滿自信。
她說,「人還是要快樂一點才有信心。」
自從2年前確定進軍雅典奧運後,被列為奪牌甚至摘金戰將的林怡君,就不斷給自己壓力,心中老是患得患失。
林怡君表示,可能滿腦子都是奪金念頭,今年年初,她幾乎每天都練上千發子彈,手酸到抬不起來,更因壓力過大,夜不成眠,「就算睡著了,還是一直作夢。」
奧運射擊隊教練曾兆雄更透露,林怡君的生理期也變的不正常。今年5月20日,林怡君首次接受徐明治療。
林怡君坦言,她是一個不容易打開內心的人,剛開始還一直採保留態度,直到溝通一個多月才說出內心真正想法。
曾為許多人士催眠,為運動員治療卻是頭一遭的徐明說,運動員的情緒比一般人復雜。
經過一個多月的言行觀察,他才走進林怡君的內心世界,引領林怡君利用呼吸緩和緊張情緒,運用意象訓練回想美好記憶,丟掉負面想法。
「以前從沒做過催眠,一度以為只要被催眠就可以一打就中。」
林怡君笑說,「經過每週3次治療及呼吸調整後,我的睡眠品質已改善,也回復從前那種自信感覺。現在,我也常想像自己拿滿分的情況,希望夢想成真。」
拋開壓力的林怡君,變開朗外,人也輕盈起來,她表示,失眠、食慾變差,居然在半年內減重10公斤,為讓身手更靈巧,她決定忍住不吃最愛的鹽酥雞,以最佳狀況搶下奧運金牌。
由於奪牌壓力過大,林怡君,曾經一靠近靶場就想吐,好長一段時間夜夜失眠。
在體委會競技處長彭台臨引薦下,林怡君接受國內知名催眠大師徐明治療,開發心理潛能。 2個月下來,林怡君不僅壓力全消,人也充滿自信。
她說,「人還是要快樂一點才有信心。」
佛羅里達催眠師建議老虎伍茲:回到你的根本吧
(2004/06/24)
在美國公開賽老虎伍滋的挫敗,佛羅里達的一位催眠師Dr.Harlan Kilstein建議這位每下愈況的高爾夫球員回到他自己的根本。
『在美國公開賽時,老虎的桿弟都揮得比他好』,Dr.Kilstein針對公開賽里頭的一個小差曲說了這樣的話。感受到挫敗的桿弟踢了要幫老虎拍照的攝影記者一腳。
Kilstein宣稱老虎的走下坡的原因,是起因於他放棄使用催眠來控制他的意智活動。 『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是一位使用催眠來提升自己,但是卻沒經過基礎訓練的一個事實。催眠是需要練習以及不斷強化的。 』
從前,當老虎伍茲發球時,都使用後催眠暗示。最近的一些影片中,顯示出了這位過往的優勝者停止了這項練習,也許就是潛意識的練習。
老虎伍茲的催眠是Dr.Jay Brunza教他的,Dr.Jay Brunza是伍茲早期的老師之一,也幫伍茲背過球桿。 Kilstein說:『Brunza從未踢掉任何人的相機。 』
Kilstein在六月三十日星期三時,要證明催眠的力量,這力量足以通過遠距離會議來增進高爾夫球的發球距離。 Kilstein保證增加這十秒的時間,能讓高爾夫的發球距離增加。
參考連結:
東展國際催眠學院
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site/tisihktw/home/report/sports-hypnosis